狼来了的故事中国股指配资开户
相信大家都很熟
中国也有一个相似的故事
最后还导致了一个
王朝的灭亡
那就是——
故事讲的是
在
周朝
的末期
最后一任国君
周幽王
取了一个漂亮老婆叫做
展开剩余95%褒姒
(sì)
十分高冷
从来没见她笑过
周幽王为了讨她欢心
把自己愁坏了
一个叫
虢
(ɡuó)
石父
的奸臣
就出了个
馊主意
于是周幽王叫人点起烽火
代表遭遇敌袭
以此来传唤各路诸侯
这通操作向褒姒表达了一个意思
“你看,为了让你开心
诸侯都得被我牵出来遛遛”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
结果
褒姒是笑了
可诸侯不干了
敢情屁颠屁颠跑过来
没有功劳不说
莫名其妙还成为了别人
play中的一环
周幽王在他们心里的形象一落千丈
成了没有信誉的主儿
等到真的有敌人来袭时
周幽王急忙再次点烽火求援
这回诸侯一个个在家躺着
都不出来帮忙了
于是
周幽王死于戏多,领了盒饭
西周宣布灭亡
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史记》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
《史记》
虽然作者司马迁写得有模有样的
但有心的爱卿会发现
这个故事听上去也忒抽象了
国君、诸侯包括妃子
难道从上到下就没一个正常人?
一.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首先
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两个字
烽火
比《史记》成书要早的
《吕氏春秋》
里
倒是没有像烽火这种
明显与时代不合的逻辑漏洞
周幽王换了个方式戏弄诸侯
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吕氏春秋》
打鼓戏诸侯
符合时代特色
但问题又来了
众所周知
声音的传播距离是有限的
传播得越远,衰减得也越厉害
住得远一点的诸侯
就算周幽王叫人把鼓敲烂了
其次
故事里诸侯的问题也很大
不同诸侯有不同的封地
跟周幽王的距离也不一样
如果烽火戏诸侯行得通
那到了诸侯聚集这步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
几天来了一波
隔几天又来一波
不会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而是陆陆续续地来
问了没啥事
陆陆续续地走
住得远一点的
要赶过来的时间很长
可以说
假设各路诸侯都来
时间跨度是特别长的
如果每来一波
褒姒都得笑一下
那她也别再叫什么高冷美人了
改叫微笑大使好了
著名历史学家
钱穆
先生
在
《国史大纲》
中指出
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史公对此番事变,不甚了了也。
所以
烽火戏诸侯这事儿
彻彻底底就是
假的
一.西周是怎么灭亡的?
2012年,清华大学整理了一批战国竹简
简称
《清华简》
里面记载的东西非常多
其中恰好就有周幽王的记载
而且记得很朴实无华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清华简》
周幽王有两个后妃
申后
和
褒姒
按名分来说
申后是先来的
她的儿子
姬宜臼
也先出生
属于嫡长子
从周朝的继承制来看
将来周朝的王位
百分百是姬宜臼的
由于周幽王特别宠爱褒姒
也可能是跟申后闹了什么矛盾
于是就立了褒姒的儿子
伯盘
为太子
把大儿子宜臼赶走
到手的鸭子飞了
这谁能吞得下这口气呢?
别说姬宜臼不甘心了
申后也不甘心
她娘家人更不甘心
宜臼就逃到了他外公的
申国
地盘
周幽王一瞅不对劲
这小子以后肯定要反
现在等于埋了个定时炸弹
于是主动发兵讨伐申国
没曾想申国叫上了帮手
联合
西戎
一起
把周幽王和他儿子伯盘给咔擦了
西周宣布灭亡
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清华简》
虽然明面上
西周是从周幽王这代宣布灭亡的
但是
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西周属于典型的外重内轻式的国家
分封制的存在
让早些年的诸侯成为守护周朝的屏障
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到了后期
外头的诸侯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和土地
作为周朝的王室
话语权被一步步削弱
当时
西周的后面几任国君治理无方
导致国家在百姓中的威望
大大降低
而且西周末期也不太走运
遇上了连年的旱灾
饥荒严重
老百姓苦不堪言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厉、幽之时天旱地坼。
——《随巢子》
三.西周的历史贡献
①教育方面
周朝的教育很规范
已经有了学校
有最早的小学和大学
贵族子弟需要在不同的年龄段
接受不同的教育
及太子少长……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大戴礼记》
②制度方面
西周开创了
井田制
、
宗法制
、
分封制
、
礼乐制度
这些制度相辅相成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宗法制
就是依靠
血缘关系
建立链接
以此来管理族群
③艺术方面
由于礼乐制度的影响
西周时期在音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开设有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
西周对乐器的认识也十分先进
开创了
“八音分类法”
这是我国最早的科学的乐器分类法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无论是军事、农业生产、制度
都比商朝的发展要更进一步
西周灭亡之后
历史还在继续
原来被赶出家门的嫡长子宜臼
被诸侯抬了一手拥立为王
史称
周平王
他把都城迁到了洛邑
(今河南洛阳)
史称
东周
但与此同时
分封制的弊病
也完完全全地暴露出来
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
厉害的诸侯自己开始称王
周朝王室逐渐被架空
除了一个天子的名头之外
没有太多能够跟诸侯抗衡的力量
西周结束了
周朝王室以为建立了东周,底蕴还在
但没想到
历史的主旋律基本与他家无关
诸侯争霸才是接下来的压轴戏
东周这个时期
还有另一种叫法——
春秋战国
至此,夏商西周上古历史
朕就讲完了
中国为什么要叫“中国”?
为什么偏偏青铜器在那段时间流行?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字是最牛的?
……
它包含了中国文明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国民性、文化传统起源、婚姻制度等等
都可以在这个时期找到解释
参考文献
《西周史》许倬云
《夏商西周史丛考》晁福林
《西周史》杨宽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中国股指配资开户
发布于:天津市